第538章 长岭山防线(二)-《明末最强钉子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轂在一片嘈杂的交谈声中,人们终于迎来了开饭的时刻。
    在青牙军士兵监督的目光下,大家依次排队,小心翼翼地领取自己的餐食。
    一张巨大的面饼被递到了手中,紧接着,右手中的碗被舀入了一大勺热腾腾的肉汤,瞬间碗里装满了香气四溢的食物。
    肉汤浓郁,肉块清晰可见,漂浮着葱花和大蒜等调味品。
    这让在场的人们激动不已,因为这样的美食对他们来说,只有在过年时才能享受到。
    然而,总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试图插队或者抢夺别人的食物。
    对此,负责维持秩序的青牙军士兵毫不犹豫地用皮鞭和军棍予以惩罚。
    打得那些违规者痛哭流涕,连连求饶。
    周围的人群见状,纷纷发出嘲笑声。
    幸灾乐祸的看着这些在青牙军面前,还想逞凶的家伙自食其果。
    在一片欢笑声中,民夫和军壮们按照同乡或同队伍聚集在一起,找到合适的地方蹲下,开始大快朵颐。
    许多人边吃边赞叹,没想到跟随军队来到边关,还能享受到如此美好的食物。
    孙截散带领着辎重营的将领们在旁边静静观察。
    看到大家都吃饱后,他挥了挥手。
    营中的书吏校旗们立刻明白了意思,大声喊道:“开工了,开工了!吃饱了就赶紧去干活,完工后还有工钱等着你们。”
    “干活,干活!”
    各个队伍的头目也跟着吆喝起来。
    民夫和军壮们吃饱喝足,心情愉悦,纷纷站起来,充满干劲地开工去了。
    从长岭山的山腰开始,依照施工图纸,一道道白色的石灰线条已经被精心绘制出来。
    在这些线条的指引下,各个队伍的民夫们在辎重营的文书官们的带领下,各自负责一段区域的工作。
    这些服役的民夫们大多数都有力气。
    他们齐声高喊着劳动号子,挥动着手中的锄头和铁镐,不断地挖掘土壤。
    还有的人挑着簸箕和箩筐,负责搬运泥土。
    而另一些人则在筑墙,他们使用夹板,将泥土填入板内,然后用杵子用力夯实。
    夯土的声音此起彼伏,整个工地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
    由于工作是按照分工包段进行的,民夫们不能随意走动。
    再加上情报局人密切监视。
    即使这其中有建虏的间谍,孙截散也不担心长岭山防线的具体情况,会被敌人窥探到。
    由于参与工作的人数众多。
    因此在不到下午三点的时候,整座山上层层叠叠的矮墙和壕沟就已经挖掘和修建完毕。
    到了这个时候,山上的进一步布置工作就交由辎重营的士兵来完成。
    不再需要这些民夫和军壮的帮助了。
    他们领到了工钱,提前享用了晚餐,然后被送离了防线。
    这让参与施工的民夫们感到非常惋惜,甚至希望能够再多干几天活。
    当天,长岭山的防线基本上完成了布置。
    温越巡视后表示非常满意。
    这是一个比慎水河畔更加坚固和危险的地方。
    如果建虏胆敢进攻这座山,这里将成为一台巨大的绞肉战场,只能进不能出!
    次日,洪承畴以及众多官员抵达长岭山。
    眼前的景象让他们震惊不已。
    仅仅一天之隔,长岭山已面目全非,其防御工事之严密,令人心生畏惧。
    只见整个山体的树木与杂草已被彻底清理,山上山下的视野变得异常开阔。
    他们踏上山路,发现山势似乎变得更加平坦,行走起来更为顺畅。
    起初,众人不解,这样的地形岂不是更利于敌军进攻?
    按照常理,山坡应越险峻越好。
    洪承畴有些不解,便朝温越询问。
    温越解释说,这是为了让建虏在这片山地上尽可能集结兵力,以便山上的火炮能够更有效地进行集中打击。
    众人恍然大悟,随即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寒意。
    若是建虏过来,第一反应也会认为平缓的山坡有利于己方进攻。
    自然会在此处部署重兵,殊不知这样就是中了陷阱,成了山上火炮的活靶子。
    这种战术虽简单,却极其狠辣。
    真是生死一线间。
    接近山腰时,道路变得艰险,遍布深邃的壕沟与陷阱,沟底布满尖锐的木桩,令人望而生畏。
    一旦失足跌落,必将遭受致命的穿刺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