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卷 鱼跃龙门,激五湖四海浪潮 第二百一十七章 告状-《狼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话一出,不少人相当意动。

    凌沺当初上的奏折,只能算是初版,算是被同意了的一个施行方向、计划。

    最后颁行发布天下的,是政事堂再度修订以后的版本,有些改动。

    依武艺定武人武籍品轶,予以五品以下武勋和相应官阶,这一点是没变的。

    武籍一品者,便是五品武勋、官阶,余者向下依次类推。

    但他所言直接由臻武司武吏为准,与天下武人比斗定品,却是被改了许多。

    一来仍旧认为有些草率简单,二来认为耗时太长,三来却是怕这样一来定籍之人太少,对武人们失去普遍性。

    最后政事堂颁行天下的标准是,三到四品武人,需胜同阶武人十人,败者降下一品,同样要求。

    五品定品,在其后,能胜四品败落之人一人,便可。

    二品、一品大致与三、四品差不多要求,却除了武艺要求更强之外,还有些附加要求,例如门人弟子二百人以上,嫡传弟子不得少于十人等等。

    一品武人,更是需要至少教出三名三品以上武人才行。

    这一点上,他们与凌沺想的不同,不是怕人多,而是怕人少。

    敝扫自珍之事不胜枚举,江湖如此、武人如此,世家大族也如此。

    虽然政事堂那些人也没做到,真正的广传教化,可这次他们、准确的说是隆彰帝,想要先在武人这边打破这个局面。

    他也不过分,不要求你广而告之,而是希望有能力的人,多多教授培养人才出来,为大璟所用。

    当然,毕竟是开头,除了隆彰帝这个要求,是有明确标准的,其他也没有太过严格的制度。

    初期还得是要臻武司,去评判一些人的武艺,大致在一个什么层次,去分个高低出来,互相比拼。

    可这一个同阶胜十人的要求,也不是轻松愉快的事,真正简单了的,只有五品武籍的册定。

    好处就是,这第一次过后,有新人定武籍也好,有低品向高品冲击,就都有了一个标准在了。

    而且最初的评定标准,也不是完全没有,力量、速度、招式的掌握程度,都会成为第一次粗略定品的标准。

    力量参考府军点选标准,也就是举石锁。

    速度,只是短距离的测试,仅百丈远。

    招式的掌握程度么,一个是耍把式,看娴不娴熟,另一个则是根据各种兵器包括拳脚功夫的各自所擅基础技法,挑、刺、点、抹、劈、斩

    等,去攻击一些靶子,来看发力够不够凝聚、流畅。

    综合这些,虽然也不完全准确就能体现一个人的武力战力,却也比凌沺那个强的太多。

    武人自身什么能耐,基本都有点谱,起码大部分如此,否则动辄贸然与人切磋比斗,不是自己找虐么。

    而且这一点,越是高手,越是清楚明白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