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孟青云缓缓道,“青盐是辉国拳头产品,国内外都是香饽饽,约占辉国经济收入的十分之一,如果大宇精盐占据食盐国际市场,便是抽去辉国一根筋。” “大宇精盐价格低,几乎是青盐的一半,而且质量上乘,竞争中有很大优势,如果我朝加大出口量,辉国将会迅速失去国际市场。” 这是一个大市场。 精盐流通国外,大宇有一笔不菲收入,同时将辉国青盐踢出市场,还能稳据国际鳌头,确实前景一片光明。 盛桢等人面露喜悦,似乎看到辉国青盐烂大街的景象。 “其实这不算要命,辉国青盐不出口,还可以自产自销,经济还能维系,然而,若是辉国国内也吃精盐,不吃青盐,那才是致命的!” 这似乎是个理想。 辉国不傻,他怎么可能自掘坟墓。 精盐虽便宜,但他肯定不进口精盐,也限制精盐在国内售卖。 盛桢等人摇摇头,不过见孟青云说得自信满满,似乎有可行方案,便问道:“辉国定抵触精盐,这操作似乎难度太大!” “很简单!” 孟青云坏坏笑道,“我朝以更低的价格,派人走私,把精盐通过辉国私盐贩子,悄无声息走私到辉国??????” 话语戛然而止。 留给大伙脑补。 咦? 这事有点阴,虽失君子之风,但对辉国来说,却是强力打击。 “孟卿,具体怎么做?” 盛桢清楚,孟青云不会空谈,一旦有了对策,至少有个粗略腹稿。 孟青云道:“做这种事,盐铁司的人最好不要出面,这很容易留下把柄,而且他们也不认识辉国私盐贩子。” 这很有必要。 如果辉国发现猫腻,可以推干净。 “走私需要一帮专业人员,他们懂其中行行道道,而且得路数多,人缘广,因而此人最好是大盐枭。朝廷如果能招安一个大盐枭,这事便变得非常简单。” 好主意啊! 以前的盐枭是把盐倒腾到大宇贩卖,置换身份后把精盐倒腾到辉国。 盐枭还是那个盐枭,危害却嫁接到敌国。 好一个李代桃僵之计。 孟青云接着道:“辉国内部貌合神离,我们正好抓住这个漏洞,先在东南两郡走私精盐,然后慢慢渗透。利 益面前,辉国盐枭绝对会铤而走险,几年后辉国想禁我朝精盐也没办法了,百姓已经习惯了廉价精盐,禁就是矛盾。” 君臣逐渐活络起来。 眼中都闪烁着异样的光芒。 对待敌人就应该狠一点。 “陛下,武德司牢房中正好有这样一个死囚!” 石大丙突然道,“他就是大盐枭胡雄,江湖人称胡七,他路子广,和好几国盐枭都有交往,胡七正适合这个角色。” ?????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