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人比人,气死人-《一品寒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等议论声小一些,孟青云又道:“百密总有一疏,多严密的防范措施都有漏洞,最好的办法便是从源头上遏制这种情况发生。下官不才,正好有一个办法,可有效遏制工匠投敌现象的发生。”

    孟青云故意卖了个关子,戛然而止。

    什么方法?

    快说啊!

    急死人了!

    吊足胃口后,孟青云娓娓道:“弓弩制造采取流水线操作,也就是把弓弩拆卸开来,每一个部件算一道工序,把工匠分类,一类工匠只掌握一道工序的制造技术。由于工匠不会其他工序的制造技术,就算某个工匠禁不住诱惑投敌,他也不可能造出一把完整的弓弩。”

    哇!

    这个办法绝了!

    敌国暗探想策反工匠,还得把所有工序工匠都策反。

    策反这么多人,难度不说,我朝管理人员难道使瞎子么。

    就这么干!

    众臣纷纷称道的同时,也在揣摩一件事。

    孟青云脑袋里装的都是啥。

    他怎么就这么聪明?

    似乎没有他想不到的办法。

    人比人,气死人!

    “还有,朝廷要提高工匠的待遇和地位,让他们有成就感和荣誉感,才会踏踏实实在大宇做事。就如商人一样,陛下鼓励经商,提高商人地位,才有了大宇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!”

    “别小看这些凭手艺吃饭工匠,百工技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科技,他们的技艺能让大宇科技飞速发展••••••”

    孟青云不由想到前世的一些佼佼者,黄道婆、蔡伦、鲁班、马钧、毕昇••••••他们的发明,创建了世界文明。

    士农工商。

    商人地位提高了,如果再把百工的地位也提高,会不会影响农民地位?

    那粮食谁种?

    还有,科技是啥?

    突兀问出来,是不是显得太肤浅?

    但就有人忍不住。

    “孟翰林,你说的这个科技是啥东西?”

    “这个科技••••••”

    孟青云沉思片刻道,“简单的说,我改造弓弩就是一种科技,各行各业中有重大突破的技术都算科技。比如,发明让农作物增产的肥料,能造出廉价的纸张等等,这所有都是科技,百工中就有让科技突飞猛进的人。”

    盛桢若有所思,少顷道:“这事••••••明天太极殿议,宰执全部参与!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!”

    众臣没有反驳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两工匠是父子,这把弓弩出自他们之手,技术较棒,臣请陛下封赏,并调入弓弩署,参与弓弩制造!”

    他在提醒朕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