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最后一颗子弹,你们谁屁话多,我就打死谁!!” 会议室内,埃里希·曼施坦因的枪口对着这帮欧洲人。 英国人吞了吞口水。 法国人硬生生挤出笑容。 德国佬一言不发的,面色冷峻。 说来也搞笑,二战时这三个国家可都是三个阵营,法国是“摇摆”的,打不过就加入,看情况不对就转向另一边。 倒是意大利,超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了。 能拉到这种程度的也少见。 墨西哥军部内甚至讨论过要不要带他们玩… 比较破坏风水。 埃里希·曼施坦因看到众人安静下来,眉头一跳,“现在可以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了吗?” 见众人不说话,他将手枪保险关掉放在桌子上,要是走火那就可笑了,拿起指挥棒指着身后的地图: “根据参谋部作战计划,我们将分为东西两线,东部将由英国指挥,包括法国、意大利、荷兰、丹麦、瑞典等12个国家组成。” “主要负责对卡利集团的进攻!” “而西部则由墨西哥军以及其他盟军组成,目标是麦德林集团。” “对此,大家有没有异议?” 埃里希·曼施坦因眯着眼扫英国人的阵营,坐在最前头的是一名穿着军装的上将,头发还梳的很一丝不苟,面容硬朗,不苟言笑。 这人可有名了。 彼得德拉比利埃爵士! 他参加过朝鲜战争、1956年的埃及战争,作为特种部队成员,秘密参加过马来西亚内战、文莱内战、阿曼内战和也门内战。还作为英军的高级指挥官参加了福克兰群岛战争和 1991年的海湾战争。 在海湾战争期间,他就是担任英军指挥官,有着卓越的表现,展现出了卓越的指挥现代战争的军事才能和经验。 今年年纪也不小了,差不多都快70岁了,这种老将还没退伍… 可见英国佬的军事将领断层之严重。 听到埃里希·曼施坦因的命令,坐在老将军身后的年轻军官们面带笑意,他们是谁? 大英帝国! 肯定不能跟在墨西哥后面的呀。 他们要打出自己的风采来。 而彼得德拉比利埃爵士抬起头,眼神锐利,看到曼施坦因那年轻的面庞,表情还是有些复杂。 一个不到30岁的实权中将! 这放眼全世界,都基本上很难看到了,尤其是论资排辈严重的英国,他自己花费了接近50年才走到这个位置,现在还要比被自己年轻的人领导,心理能平衡? 分成东西线也是他的提议。 “好,没有异议那就下去安排吧。” 埃里希·曼施坦因刚宣布会议结束,就看到机要参谋急匆匆的跑进来,“司令,最新情报。” 说着就递过去。 走到门口的各国将军一下就来了兴趣,扭过头看。 埃里希·曼施坦因面色古怪,像是看到什么很扯的东西。 “司令,是什么情报?”意大利人好奇的问。 “伊拉克宣布将为麦德林和卡利集团提供军事援助,并且宣布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。” 前半截大家的表情是… 听到后半截是这样的:(゜ロ゜)ギョェ! “沃德法克?!!” 不少人真的慌了,两年前他们可都是对着伊拉克安在地上“霸凌”德,在班长“美国”的带领下,对差学生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侮辱,打的当时嚣张跋扈的萨达姆叫爸爸呢。 第(1/3)页